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院“古韵蔚州”实践队:云端协作,共探古建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28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当下,古建筑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活化利用愈发关键。2025年7月24日-25日,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院“古韵蔚州”实践小分队跨越距离阻碍,以“实地调研+云端协作”的创新模式,对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史家堡村的古建筑展开为期2天的专项调研,深入探寻古建筑在乡村振兴中的赋能路径。

实践过程中,小分队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问卷访谈+云端协作”的多元调研方法。一位队员奔赴史家堡村实地调研,手持卷尺穿梭于古建筑间,细致测量建筑尺寸,记录结构特征,建立起包含建造年代、结构特征、损坏程度的详细档案。同时,在史家堡村的街巷间开展问卷访谈,向过往村民和游客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看法及诉求,“古建筑活化能否提升收入”“是否愿意参与旅游经营”等问题成为调研的重点,村民们和游客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不少村民表达了对通过古建筑开发增加就业机会的期待。

而其他队员则通过视频会议实时跟进,与实地队员远程连线,共同研讨调研发现、分析问题,并基于线上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梳理,为实地调研提供理论支持与思路拓展,形成了高效的云端协作模式。

调研发现,史家堡村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独特的“军堡防御+商宅聚居”格局与南北融合的建筑风格,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丰富素材。然而,古建筑保护面临资金短缺、村民参与度低等问题,开发利用也存在模式单一、收益分配不均等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在保护方面,构建“分级保护+村民参与”的资金机制,通过申请专项资金、引入社会力量等方式解决资金难题;在开发方面,打造“古建筑+”融合业态,如“古建筑+非遗”“古建筑+研学”等,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在管理方面,建立“村集体+村民+企业”的共享机制,确保村民从古建筑开发中获益。

本次调研不仅为史家堡村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可行方案,也为同类古村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实践队将持续跟进调研成果转化,助力古建筑成为乡村振兴的“活资源”,让古老建筑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真正服务于乡村发展,惠及每一位村民。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安东路136号      审核人:黄本春/网站管理员:庞岩
版权所有  © 河北地质大学 Copyright@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0265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