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河北地质大学“麦香筑梦小队”三下乡 草编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青春助力助残富民
发布时间:2025-07-19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为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体验基层,发挥大学生所学专长服务乡村,引导大学生体验国情厚植情怀,联结青年力量促进乡村发展,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院“麦秸生辉、草编富民”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禹善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开展调研与实践活动。此次调研聚焦草编技艺创新、残疾人就业赋能及产业市场化发展,通过实地考察、匠人访谈与体验实践,为非遗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注入青春智慧。

8

非遗技艺与助残就业的双向赋能

此次社会实践小分队重点访问了禹善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的经营场馆、经营内容、非遗技艺、草编创新等内容。据介绍,该基地吸纳百余名残障人士参与草编制作,实现非遗技艺与助残就业的双向赋能,打造“学习-就业-创业”全链条帮扶模式。不仅创造百余个就业岗位,直接拉动残障群体增收,而且培育特色手工业,延伸草编产业链,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的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文温度与经济活力。

16

青年视角下的产业创新探索

实践小分队深入挖掘草编产业创新点。在产品设计上,非遗草编继承人结合当下流行的国潮、极简等风格,提出打造 “草编+动漫IP” 联名款,如将哪吒形象融入草编装饰画,或把草编工艺与时尚首饰结合,如草编手链、耳环等,开发出既具非遗韵味又贴合年轻人喜好的文创产品。市场推广方面,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残疾人传承教育中心搭建“线上+线下” 双轨销售体系。线上利用短视频平台展示草编从原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进行橱窗销售;线下打造草编产品陈列馆,让游客亲身观赏草编成果,还可在草编制作工坊与草编艺人一起学习如何制作草编产品。

12

实践育人:在乡土大地上书写青春担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名草编手艺人谷穗(谷院长)分享道:“从商与做手艺多年,因早年读书后较少接触社会常感遗憾,所以更想把精力投入到残疾人就业帮扶中。教手艺人技艺、让非遗产品走出国门,是我一直坚持的事。”她常以“光明慈心”四字告诫员工:“坚守此道,未来必能大展宏图,成为真正利他的人。”她还建议青年在忙碌中研读《阳明心学》,从中汲取人生前行的力量。

56

“当看到残障匠人因草编技艺重拾自信,我们更真切体会到非遗传承的深层价值。”对团队成员而言,远不止于一次参观。它是一次触摸文化根脉的寻根之旅,一场感受匠人精神的致敬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自信教育课。麦秸草在乡土中“生辉”,传统技艺正成为助残富民的“金钥匙”,而青年学子也在这场实践中,以行动诠释着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青春担当。

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安东路136号      审核人:黄本春/网站管理员:庞岩
版权所有  © 河北地质大学 Copyright@2016,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0265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