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师生爱国情怀,凝聚奋进力量,9月3日上午8点45分,一场庄重热烈的集体观看大阅兵活动如期举行。经济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齐聚教一306,以整齐着装、昂扬风貌,共同见证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

9点,阅兵仪式伴随激昂旋律拉开帷幕,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屏幕。屏幕里,受阅队伍迈着铿锵步伐,气势如虹;先进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尽显国之重器风采。首先是空中护旗梯队,悬挂国旗、军旗飞越天安门广场;随后,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步伐登场,不仅涵盖仪仗方队与各军种方队,更有新域新质力量方队首次参阅;战旗方队缓缓驶过,一面面抗战功勋部队荣誉战旗迎风飘扬,象征着红色历史的传承与延续;装备方队作为重头戏,分7大作战群、携500余台国产现役装备受阅,其中首次亮相装备占比极高,尽显国之重器的威慑力;最后,空中梯队压轴登场,多型新机首次受阅,凸显实战化导向,引发师生阵阵赞叹。
值得关注的是,联合军乐演奏全程伴随阅兵进程,14个排面的队形寓意14年抗战历史,前排80名礼号手则象征胜利80周年,《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抗战经典乐曲与新时代强军新创乐曲交替奏响,熟悉的旋律唤起师生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当下的珍视。10点30分左右,随着和平鸽振翅高飞,阅兵仪式圆满结束,现场仍沉浸在激动与自豪的氛围中。看到受阅官兵的挺拔身姿、装备方阵的威武行进。不少同学感慨,亲眼见证祖国的强大,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感油然而生。


此次集体观看大阅兵活动,不仅让师生直观感受国家军事力量与国防建设成就,更成为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点燃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凝聚起同心向国的力量。未来,经济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将带着这份感动与自豪,在学习工作中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
汤佳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在这庄严的时刻,作为预备党员的我对党和国家的强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检阅开始了,由多架直升机组成的空中护旗梯队悬挂党旗、国旗、军旗飞越,指引着接受检阅部队前进的方向。徒步方队涵盖了仪仗方队、各军种方队及首次参与检阅的信息支援、军事航天、网络空间等新域新质力量方队,展示出我国新质战斗力的强劲发展力量。战旗方队走过,展示抗战功勋部队的荣誉战旗,象征着中国人民艰苦抗战、保家卫国、守护和平的历史传承。
国之重器,彰显创新底气。装备方队按实战需求混合编组,空中梯队多机型混合编队,体现跨军兵种协同能力;精神丰碑,唤醒民族记忆。联合军乐团设14排面象征14年抗战,80名礼号手寓意胜利80周年,奏响《保卫黄河》、《松花江上》等抗战经典曲目,在旋律中重温烽火岁月;和平宣言,传递大国担当。整齐如复制粘贴的方阵是纪律与战略自信的外化,传递真爱和平、反对霸权的立场。当前局势动荡下,阅兵仪式表明我国有实力筑牢和平盾牌,“大炮射程即真理范围”的残酷现实更显国防现代化的必要。
本次阅兵带给全国人民的震撼难以言表,此次接受检阅的装备中有高达84%是首次公开亮相,涵盖陆、海、空、天、电等多维战场,展现出国家强有力的新装备。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这四支新质力量战略兵种首次亮相,彰显出我国正不断研发新技术的有效成果。这场阅兵仪式以抗战血脉与力量新布局为轴,将浴血荣光铸入时代强音。他宣告中国既能以东风浩荡守护发展之路,更愿以钢铁洪流捍卫人类共同福祉。
看着广场上放飞的和平鸽、听着人民歌唱祖国的歌声,我们共同见证了祖国母亲的辉煌时刻——九三盛大阅兵!当脚步声震彻天安门,既是对先辈牺牲的告慰,亦是走向复兴的铿锵序章。这场盛大阅兵不仅让我感受到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和武器的日新月异,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强大带来的自豪感和安全感。
许佳怡:
今天上午我全程观看了这场意义非凡、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典。值此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铿锵宣言。观看之后,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上午十时整,礼炮轰鸣,响彻云霄;国旗护卫队步伐铿锵,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一刻,庄严肃穆的氛围透过屏幕深深感染了我,一种源自血脉深处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紧随其后的阅兵式中,受阅官兵那一声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口号,不仅是响彻长安街的誓言,更是敲击在每一位观礼者心头的战鼓,令人热血沸腾,深刻感受到国家主权的庄严和人民军队的忠诚。
本次阅兵最令人震撼的,无疑是其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气息。“新”字当头,彰显跨越发展:高达84%的全新装备首次公开,这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井喷式发展的最有力证明。从陆上驰骋的钢铁洪流,到海中劈波斩浪的利剑,再到空中翱翔的雄鹰,以及“天”、“电”等无形战场上的尖端力量,首次成体系展示的“七大作战群”,清晰地勾勒出一支能打现代化、信息化联合作战的世界一流军队的轮廓。“质”的飞跃,重塑战争形态:四大新质力量方队——军事航天、网络空间、信息支援、联勤保障部队的首次集中亮相,擎起崭新军旗,是本次阅兵的最大亮点之一。它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建设重点已从传统的陆海空,全面拓展至关乎未来战略优势的新域新质,是对现代战争制胜机理的深刻把握与主动塑造。歼-35A、空警-600等“大国重器” 飞越天安门,更是展现了我国在空中力量建设上的里程碑成就。
当悬挂荣誉战旗的战旗方队驶过,与空中护旗梯队护卫的国旗、军旗交相辉映时,一幕跨越时空的对话已然完成。这是对革命先辈和功勋部队的崇高致敬,是伟大抗战精神的赓续传承。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强盛,源于昨日的不屈与牺牲。而新时代的官兵们,用最先进的装备和最昂扬的姿态,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宣告着守护这来之不易和平的坚定决心与强大实力。全程奏响的抗战经典乐曲与新时代强军战歌,更是将这种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奋进完美融合。
阅兵的最终章,是八万只和平鸽飞向蓝天。这一幕与之前展示的强大武力形成了鲜明而又和谐的对比。它深刻地阐释了中国的战略意图:我们聚力强军,不是为了侵略扩张,而是为了捍卫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是为了拥有保卫和平的足够力量。正如“能战方能止战” 所言,展示实力恰恰是为了维护和平,彰显的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和平的坚定守护与庄严承诺。
此次阅兵,是一次全民的国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为祖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信。展望未来,这份自豪感将转化为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动力,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必将无往不胜,祖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